政治忠诚自觉坚定、服务发展担当作为、民生保障扎实有效、改革创新蹄疾步稳、党建队建全面加强……2月22日,厦门中院召开全市法院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,总结过去五年工作,分析研判形势,部署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。
厦门全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,坚持服务大局、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,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。期间,厦门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64.15万件,办结62.74万件,分别比上五年上升56.86%和58.63%。据统计,2022年,厦门全市法院受理案件153605件,办结139336件;中院受理19302件,办结17755件。
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
近五年来,厦门中院出台为营商环境、民营经济、海丝中央法务区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等指导性意见。与法院工作密切相关的“执行合同”“办理破产”“保护中小投资者”等5个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进入“全国标杆”行列,与厦门市工商联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入选全国典型事例。创设全国首个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站,举办首届金融司法协同论坛,金融司法协同创新经验入选《中国改革》年鉴典型案例,获评“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”。
成立全省首家破产法庭,设立全国首个破产公共事务中心,审结“厦门第一高楼”等一批典型案件取得良好效果,跨境破产司法协助平台获评首届“人民法院涉港澳司法合作优秀成果”。组建厦门知识产权法庭,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创新经验获全省推广。深度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,成立厦门国际商事法庭,发布中英文版法庭规程和涉外商事审判白皮书,助力打造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。成立福建法院涉台司法交流研究(厦门)中心,建成涉台司法展示基地,接收中国台湾青年实习,涉台司法工作获充分肯定。专设生态环境审判庭,全省率先对生态案件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,生态保护立体化网络不断健全。
圆满完成为期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中院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先进集体。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、电信网络诈骗、传销等专项行动,审结最高法院指定管辖的周本顺、钟世坚、陈树隆、张坚等中管干部职务犯罪案。坚持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,实质化解行政争议能力不断提升。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,加强民生权益司法保障。全市诉非联动中心挂牌运行,立体化、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不断健全。全力攻克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,建成执行指挥、财产保全和执行事务三个中心,执行规范化、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。连续十三年举办“小法官”夏令营活动,获评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,七星法治文化街区入选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,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。
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地,完成法官员额制、人员分类管理等各项改革任务。新型司法管理体制、司法权力运行机制逐步形成,司法责任体系和制约监督体系不断完善。承担家事审判等6个全国改革试点项目取得良好成效,刑事案件阶梯式认罪认罚从宽、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、执行事务社会化改革等多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。4个案例入选厦门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。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,中院2次获评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。
扎实推进队伍革命化、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建设,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实效,员额法官人均办案长期居福建全省首位,调研成果保持全省领先,27人次获评全国、全省审判业务专家,中院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三十年组织工作突出贡献铜奖,蝉联三届“全国文明单位”,涌现出“全国模范法院”“全国优秀法院”“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”和“全国对台工作系统先进个人”“全国优秀法官”“全国法院先进个人”等一批先进典型。
为厦门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
围绕落实总体工作要求,厦门全市法院要锚定目标、找准坐标,更新理念、坚定信念,真抓实干、埋头苦干,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厦门法院工作现代化,为深入实施厦门“一二三”战略规划、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。
聚力强信仰铸忠诚,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》及省委实施办法、市委实施意见,旗帜鲜明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聚力保安全护稳定,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厦门。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更加有力、准确惩治各类犯罪,持续深化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,扎实推进电信网络诈骗、医美行业专项治理等专项工作,依法惩治腐败犯罪。更加积极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,持续加大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力度,严格落实机关安保要求,确保涉诉群、法院办公场所和周边安全。
聚力稳增长促发展,持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。以市场主体司法需求为导向,深入实施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及省、市条例,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,全面加强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工作。以专业审判机制创新为牵引,发挥知识产权、金融、破产、涉外等特色司法品牌集群效应,以一流司法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。深化涉台法庭和涉台司法展示基地建设,促进两岸融合发展。以司法行政良性互动为支撑,认真落实府院联席会议精神,继续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,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,支持和促进依法行政。
聚力惠民生增福祉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。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,依法妥善审理涉教育、就业、医疗、住房等民生领域案件。深化“双碳”生态司法修复机制创新,筑牢生态司法保护屏障。依法妥善审理涉农案件,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。深化“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”创建活动,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长效。巩固深化“一站式”建设成果,对标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,打造更加集约集成、便民利民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。围绕到2035年“切实解决执行难”目标,全面提升执行质效指标,强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,深化“百名执行干警进百企”、涉民生案件执行等专项行动,全面优化执行服务体系,健全执行权监督制约机制,强力攻坚解决执行难。
聚力抓改革提质效,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,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,深入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,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,深化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,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,深入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,促进优化司法资源配置。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减量提效,发挥诉非联动中心作用,纵深推进诉讼高发领域、高发主体治理,加强立审执各环节监督管理,切实降低衍生诉流案件。加快推进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系统建设,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应用实效。
聚力强本领严风纪,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,持续深化“两个确立”主题教育,强化机关党建工作,完善选优评先机制,加强新时代厦门法院文化建设。坚持把素能提升摆在重要位置,深入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,强化实践锻炼、专业训练,健全轮岗交流机制,完善司法素能培养体系。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,持续巩固拓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,坚持以案释德、以案释纪、以案释法,坚决从严从快查处司法领域腐败问题,确保法官清正、法院清廉、司法清明。(江荣义 安海涛)
上一篇 闽江河口湿地“护鸟”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