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广东在线网!

今天是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
池州学院“人工智能+双创”调研实践团解码合肥创新密码:探访高校三创园与尹智教育科技

为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主动对接国家"数字中国"建设战略部署,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、产业数字化转型、数字治理能力提升三大核心任务,2025年7月12日上午,池州学院“人工智能+创新创业实践教育”调研实践团一行7人,赴合肥市高校三创园及安徽省尹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暑期调研。在半日的紧凑行程中,实践团通过实地参访、技术演示与案例研讨,快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产教融合模式。

上午9时,实践团首站抵达合肥高校三创园“智慧教育创新实验室”。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AI学情分析系统的核心功能:学生完成数学题后,系统即刻标注错误步骤,并生成包含知识图谱、错题归因与强化训练的个性化报告。据介绍,该系统依托千万级题库与深度学习模型,经多地中学实践验证,可显著提升学生解题能力,并大幅优化教师备课流程。

-4381574295

图1 实践团成员为进入“智慧教育创新实验室”做准备

更令团队震撼的是VR虚拟实验平台。戴上头显设备后,实践团成员“进入”化学实验室,通过手势操作完成“钠与水反应”实验。“传统实验课受限于设备与安全风险,而虚拟实验让偏远地区学生也能‘动手’操作高危实验。”园区负责人指出,该平台已降低60%的实验成本,使云南、贵州等多地乡村学校首次开设化学实验课程。

上午10时30分,实践团转战安徽省尹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。作为安徽省“AI+教育”领域的标杆企业,尹智教育展示了其核心产品——智能编程教学平台与AI学情管理系统。企业研发总监刘林向团队介绍,公司通过“技术攻关+教育场景落地”双轮驱动,已与多所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,并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,纳入高校人工智能专业课程。

4191073025

图2 安徽尹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讲师介绍

“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培育‘AI+教育’双轨并行的复合型创新人才。”作为项目负责人,刘林以智能作业批改系统的三次迭代为例,深入剖析技术落地路径:“初期我们陷入‘精度崇拜’,投入80%资源优化算法,市场却反馈‘操作复杂’。通过多所学校深度调研,我们重构产品为‘极简模式’,仅保留核心批改功能,用户增长量飙升300%,印证了‘需求导向’才是技术转化的金钥匙。”

这一鲜活案例迅速点燃实践团的讨论热情。来自机械设计专业的徐天浩同学率先抛出疑问:"当技术突破的浪潮与教育场景的实际需求产生碰撞时,该如何找到创新的平衡点?"刘林以尹智教育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型历程为镜,深刻指出:"创业者必须建立‘用户视角’的思维范式,我们曾果断舍弃那些看似前沿却脱离教学场景的功能模块,反而让产品真正被教师接纳,这充分证明: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在于解决真实痛点。"

尽管行程紧凑,实践团成员仍收获颇丰。池州学院带队教师张群总结道:“这次半日调研让我们看到,人工智能教育不仅是技术的突破,更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革新。尹智教育的产教融合经验,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宝贵参考。”

实践团队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邓耀辉表示:“我们将把今日所见所思带回校园,推动更多‘AI+教育’项目落地。未来,我们期待与尹智教育等企业深化合作,让青春智慧在科技创新中绽放光彩。”

半日调研时光虽如白驹过隙,却为池州学院学子架起了一座通向"AI+教育"前沿领域的桥梁。作为安徽省"数据中国'百校工程'"首批建设院校,池州学院正以"需求导向、跨界融合"为理念,通过构建"双导师制+项目制+企业真实场景"的产教融合体系,打造应用型人才培育新范式。此次合肥之行,青年学子们亲历智能批改系统精准纠错、VR实验室突破时空限制的震撼场景,更在与企业创始人的深度交流中,领悟到"技术温度"的真谛——当AI真正扎根教育土壤,每一行代码都在书写教育公平的答卷。这场科技与教育的双向奔赴,正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以创新思维破解教育难题,在数字浪潮中镌刻属于他们的青春印记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广东在线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广东在线网 gd.hyxwe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